城建集团、排水集团丨国企携手输出“京标服务” 助力燕郊打造海绵城市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副中心之声 Author 副中心之声
平均海拔比北京低约20米,城市内地下水资源异常丰富,这让燕郊常遇到不同程度的内涝问题。近日伴随着外径4米多的超大排水管线“入列服役”,燕郊在建的最大全地下雨水调蓄泵站——102国道尹家沟雨水泵站地下主体结构封顶,未来其每小时可排水近35个标准游泳池,助力化解困扰燕郊多年的水患难题。
城建集团携手排水集团输出“京标服务”,正将燕郊老城区和南部新建成区约80平方公里区域打造为崭新的海绵城市。
首都国企升级燕郊80平方公里区域
多年来燕郊雨、污水基本共用一套排水系统,不仅降低了排水能力,更让燕郊居民受到内涝问题困扰。
为此,实施了燕郊海绵城市项目,重点解决燕郊老城区及潮白河入河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等工程,补齐燕郊排水设施短板,实现雨、污水源头管理并“变污为宝”,用于河道补水和道路喷洒、园林绿化等。城市海绵系统在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“弹性”,能发挥建筑、道路、绿地、水系等系统作用,下雨时吸水、蓄水、渗水、净水,需要时再释放存水并加以利用。
这次城建集团与排水集团携手输出“京标服务”,将为燕郊新建73公里雨水管线,修缮约250公里污水管网,并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打造尹家沟河道治理、青年体育公园两处景观示范工程,搭建智慧管控平台并增设中水管网。
施工地点涵盖大部分燕郊城区,几乎要对整个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管网进行更新,城建团队见缝插针采取明挖、顶管、拖拉管、暗挖掘进等工艺,辅以地下降水、水平降水、真空抽水等方式,同时大量定制巨型管道,对燕郊整个排水管网进行差异化升级。
此次燕郊海绵城市项目总投资超过29亿元,涉及约80平方公里区域,总建设期为2年。2022年项目首批11条雨水管线完成17.2公里,管网清淤完成78公里。今年上半年项目再次新建雨水管线11条17.7公里,中水管线8条21.5公里。今年下半年,项目还将新建雨水管线8条约16公里等,到2024年将全部完工。
泵站每小时排水规模达8.64万立方米
“在燕郊的城市中心区施工出水现象很普遍。”城建集团燕郊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总工程师表示,要根治这一情况必须超前规划,为其未来发展预留充裕空间。
“我们在102国道两侧及下游泵站、汉王路等大量重点区域定制了总长超4公里,内径3.5米、外径超4米的巨型管道,以期消除燕郊城市内涝。”工程师说,在这些区域开挖,流沙、溢水早已是家常便饭,受限于此前规划水平,地下管线密如蛛网测绘精度不高,让建设者只能一边降水、注浆,一边展开坑探调查,才能同步改移管线以便加速掘进。
在行宫大街、汉王路南端、福成路及永旺等复杂路口附近,周边建筑距离施工地点只有几米或十几米远,加之还要避免道路沉降,项目掘进只能采用“潜水”式人工暗挖工艺推进,采取全断面注浆施工方式,基本上注浆三天才能施工一天。“最困难时在连通汉王路与行宫大街交叉口处,我们的地下掘进速度还不到每天1米,但建设者们最终硬是掘进出了5米多宽、3米多高,几乎能跑汽车的燕郊首个富含水浅埋暗挖双曲线隧道。”工程师称。
在刚封顶的102国道尹家沟雨水泵站,其基坑为燕郊最深的钢支撑体系排水构筑物基坑,深度达16.6米,设计规模约为8.64万立方米/小时,未来5台潜水轴流泵每小时可排出约35个标准游泳池的水,今年5月投用后即可大幅缓解燕郊内涝问题。
两项环保创新工艺计划落地燕郊应用
科技创新最大的意义就是将绿色环保等理念转变为现实。在燕郊海绵城市项目中,城建集团土木工程总承包部的科技创新工艺——《海绵城市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建设综合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》也计划在燕郊落地应用。
各类竖井支护结构常为一次性使用,浪费问题较为突出。城建集团与北京工业大学研究团队协作,展开了装配式竖井支护系统力学性能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。这一新型高性能装配式支护系统不仅费用低、安全性好,还能多次循环使用。
城市道路新建较大直径排水管道施工既要保证施工质量、安全和进度,更要综合考虑道路施工对市民出行等领域的影响,这也演变为城市更新中的一大难题。
“新建雨水管道大部分开直槽宽度达4至5米,两侧围挡占路宽度6至7米,围挡外道路通常无法再保证双向通车要求。”工程师表示。如今城建集团技术团队计划使用“挖顶法”工艺,将明开槽与顶管相结合,前端以机械开挖部分覆土,后端以顶管推动安放管材。这项崭新的工艺可大大减少占路宽度,不仅实打实减少施工对市民生活影响,更助力燕郊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提速。
燕郊排水管控将有物联网中枢大脑
明年当燕郊海绵城市项目建成后,数百公里雨污水排水管线如何智能管控?潮白河排水口工程的大量排水口与箱涵怎样才能高效联动管理?这些问题也已提前谋划。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提前大量布设探头、传感器、摄像头等物联网前端感知设备,实现水务设施自动控制和远程管理,综合掌控水情、汛情、工情等实时数据,搭建智慧体系控制感知网。
通过建立中枢大脑,强化核心智慧运算能力也将为今后相关运营公司的管理评估、日常运营、内涝预测预报、设施调度等提供多尺度、全方位的决策支持服务,成为实现智能化运行的关键,最终实现“厂、网、河一体,雨、污、泥同治”的总体治理思路。届时,燕郊这座“北京后花园”将变得更加美丽宜居,这座“人水和谐两相依”的生态城市也将再度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。
来源:北京城市副中心报